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可寄樣]
投訴建議:
010-82491398
報告問題解答:
010-8646-0567
檢測領域:
成分分析,配方還原,食品檢測,藥品檢測,化妝品檢測,環境檢測,性能檢測,耐熱性檢測,安全性能檢測,水質檢測,氣體檢測,工業問題診斷,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檢測,橡膠檢測,金屬元素檢測,礦石檢測,有毒有害檢測,土壤檢測,msds報告編寫等。
發布時間:2025-04-12
關鍵詞:紙和紙板 浸水后抗張強度檢測
瀏覽次數:
來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在紙和紙板的生產與應用中,抗張強度是衡量其機械性能的關鍵指標之一。然而,許多紙制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暴露于潮濕環境或直接接觸水分,例如食品包裝、海運材料或戶外用紙等。此時,浸水后的抗張強度直接決定了產品的耐久性和功能性。若紙張在吸水后抗張強度顯著下降,可能導致包裝破裂、印刷品變形或結構失效,進而引發經濟損失或安全隱患。因此,準確評估紙和紙板在浸水后的抗張強度,成為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
抗張強度是指材料在拉伸過程中抵抗斷裂的能力,通常以單位寬度或單位面積的力值表示(如kN/m或MPa)。而浸水后抗張強度的檢測,則是模擬紙張在濕潤狀態下承受拉伸力的性能。這一指標的變化主要由紙張纖維的親水性決定:當水分滲入纖維間隙時,氫鍵被破壞,纖維間的結合力減弱,導致紙張整體強度降低。通過檢測浸水后的抗張強度,可以評估材料在潮濕環境中的穩定性,為產品設計和選材提供科學依據。
例如,瓦楞紙板在運輸過程中可能因環境濕度變化吸潮,若其浸水后抗張強度不足,會導致紙箱承重能力下降;醫療用吸水紙則需在濕潤狀態下仍保持一定強度以避免破裂。因此,這一檢測項目廣泛應用于生產質量控制、產品研發及標準符合性驗證中。
浸水后抗張強度檢測主要適用于以下場景:
此外,該檢測還用于評估紙張處理工藝(如施膠、涂層)對耐水性的影響,或比較不同纖維原料(如木漿、竹漿)的抗潮性能差異。
為確保檢測結果的權威性和可比性,需依據國際或行業標準進行操作。以下是常用的參考標準:
ISO 3781:2011 《紙和紙板—浸水后抗張強度的測定》 該標準規定了樣品制備、浸水處理、測試條件及計算方法,適用于各類紙和紙板,尤其強調實驗室環境控制的統一性。
TAPPI T456 om-21 《紙和紙板濕抗張強度的標準測試方法》 由美國制漿造紙技術協會制定,詳細描述了浸水時間、溫度控制及拉伸速率等參數,廣泛應用于北美地區。
GB/T 465.2-2008 《紙和紙板浸水后抗張強度的測定》 中國國家標準,技術內容與ISO 3781基本一致,適用于國內產品質量監督及進出口檢驗。
EN ISO 12625-5:2021 《薄頁紙和薄頁紙制品—第5部分:濕抗張強度的測定》 專門針對薄頁紙(如衛生紙、面巾紙)的濕潤強度測試,規定樣品尺寸和加載速度的調整方案。
檢測流程通常分為以下步驟:
樣品制備 按標準要求裁取規定尺寸的試樣(如15mm×250mm),確保無折痕、污漬或邊緣毛刺。每組測試需至少10個有效樣本以減小誤差。
浸水處理 將試樣完全浸入(23±1)℃的蒸餾水中,時間根據標準設定(如ISO 3781要求浸泡1小時)。部分標準允許調整浸水時長以模擬實際使用條件。
抗張強度測試 取出試樣后迅速用吸水紙吸去表面水分,立即置于電子抗張試驗機中。以恒定速率(如20mm/min)拉伸至斷裂,記錄最大力值及伸長率。
結果計算 抗張強度=最大力值(N)/試樣寬度(m),通常取多次測試的平均值。部分標準要求計算濕強度保留率(濕強/干強×100%)。
關鍵儀器設備:
紙和紙板浸水后抗張強度檢測是評估材料耐濕性能的核心手段,其結果直接影響產品在真實環境中的可靠性。通過標準化流程和先進儀器的結合,企業能夠精準把控質量,優化生產工藝,并滿足不同市場的合規要求。隨著環保材料及可降解紙張的推廣,這一檢測在未來將更廣泛應用于新型紙基材料的研發與性能評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