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檢測項目
地形地貌分析、巖土體力學性質測試、地下水滲透系數測定、地表位移監測、深層土體變形觀測、斜坡穩定性計算、節理裂隙發育程度評價、土壤含水率測定、巖石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剪切波速測試、孔隙水壓力監測、地震動參數采集、降雨入滲系數計算、植被覆蓋率調查、人類工程活動影響評估、危巖體體積測算、泥石流物源量統計、地面沉降速率測量、斷層活動性分析、地裂縫擴展趨勢預測、凍土融沉系數測定、巖溶發育程度分級、庫岸再造潛力評估、振動荷載影響模擬、支護結構應力測試、排水系統效能驗證、地基承載力試驗、水土流失強度測算、地震液化可能性判定、歷史災害復發周期推算
檢測范圍
巖石樣本(花崗巖/頁巖/砂巖)、土壤樣本(黏土/砂土/粉土)、地下水樣(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混凝土試塊(C30/C40/C50)、支護錨桿(砂漿錨桿/中空注漿錨桿)、擋土墻砌體(毛石混凝土/加筋土)、排水管材(HDPE/PVC)、滑坡體碎屑物(風化巖屑/崩積物)、泥石流堆積物(礫石/黏粒混合物)、凍土芯樣(含冰層/融沉層)、巖溶充填物(紅黏土/鈣華沉積)、地震液化砂樣(飽和細砂/粉砂)、路基填料(改良土/級配碎石)、邊坡防護網(鋼絲繩網/環形網)、隧道襯砌混凝土(噴射混凝土/預制管片)、樁基完整性試件(灌注樁/預制樁)、地裂縫充填物(斷層泥/角礫巖)、危巖體結構面(節理面/層面)、庫岸再造帶沉積物(沖積層/崩積層)、振動監測點布設基樁(鋼筋混凝土樁/鋼管樁)、孔隙水壓力計埋設介質(透水石/濾層材料)、聲波測井鉆孔巖芯(完整巖芯/破碎帶樣)、地質雷達探測剖面(土層界面/基巖面)、全站儀監測基準點(強制對中墩/觀測墩)、三維激光掃描標靶點(反射片/棱鏡組)、分布式光纖監測電纜(鎧裝光纜/緊套光纜)、傾斜儀安裝基座(混凝土基臺/鋼制支架)、水位觀測井管材(PVC-U井管/不銹鋼井管)、雨量計校準標準容器(翻斗式/稱重式)
檢測方法
1.地質雷達法:采用高頻電磁波探測地下20米內介質結構異常2.聲波測井法:通過彈性波傳播速度分析巖體完整性系數3.鉆孔傾斜儀監測:測量深部土體水平位移量及滑動面位置4.三軸剪切試驗:測定巖土體抗剪強度參數(c,φ值)5.時域反射技術(TDR):實時監測斜坡內部變形發展過程6.PS-InSAR技術:利用衛星影像進行毫米級地表形變監測7.脈沖滲透試驗:測定破碎帶巖體滲透系數(K值)8.微震監測系統:捕捉巖體破裂釋放的彈性波信號9.三維激光掃描:建立厘米級精度的地表形態數字模型10.分布式光纖傳感:實現千米級監測段的應變連續測量
檢測標準
GB/T40112-202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DZ/T0286-2015地面沉降監測規范JTGC20-2011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10012-2019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程SL386-2007水利水電工程邊坡設計規范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GB50021-2016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Z/T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GB/T17742-2020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GB50330-2013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檢測儀器
1.地質雷達儀:配備100MHz-2.5GHz天線組,用于淺層地質結構探測2.全站儀:0.5秒級測量精度,實現地表位移毫米級監測3.鉆孔彈模計:測定深部巖體變形模量和泊松比4.孔隙水壓力計:振弦式傳感器可長期監測地下水位變化5.三軸試驗系統:2000kN加載能力,帶溫控模塊的應力路徑控制6.分布式光纖解調儀:50km監測距離,空間分辨率達0.5m7.微震采集站:32位ADC轉換器,頻帶范圍5Hz-20kHz8.三維激光掃描儀:每秒百萬點采集速率,配多回波識別功能9.TDR時域反射儀:10ps上升時間脈沖源實現精準定位10.傾斜儀陣列:雙軸MEMS傳感器組網監測深層位移
檢測流程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