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檢測項目
能量密度測試、脈沖寬度測定、重復頻率驗證、光斑均勻性分析、熱效應評估、機械應力測試、化學穩定性檢驗、表面粗糙度測量、缺陷密度統計、吸收系數標定、散射特性分析、等離子體演化監測、非線性效應驗證、損傷形貌表征、閾值重復性驗證、溫度梯度測試、濕度影響評估、污染敏感度分析、多脈沖累積效應測試、波長依賴性研究、偏振特性影響評估、入射角度敏感性測試、涂層附著力驗證、材料相變監測、熱傳導系數測定、應力雙折射分析、色散特性檢驗、老化性能評估、抗疲勞特性測試、損傷后效追蹤
檢測范圍
Nd:YAG激光晶體、KTP倍頻晶體、熔融石英窗口片、藍寶石襯底、ZnSe透鏡、金剛石散熱片、介質膜反射鏡、金屬膜反射鏡、增透鍍膜元件、分光棱鏡、光纖端面處理件、準直器組件、振鏡掃描系統核心件、激光焊接頭保護鏡片、CO2激光器輸出鏡、飛秒激光壓縮光柵、啁啾鏡組模塊、光學相位板元件、光束整形器核心部件、非線性晶體模塊(BBO/LBO)、激光陶瓷材料樣品、復合金屬光學基底件(銅鎢合金)、金剛石薄膜窗口片類金剛石鍍膜元件(DLC)、抗反射微結構表面器件(ARSS)、光子晶體光纖端面處理件(PCF)、超連續譜產生模塊核心件(SCG)、高反/高透濾光片組(HR/HT)、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探頭(LIBS)、光束質量分析儀校準板(M測試板)、三維打印金屬粉末燒結基底
檢測方法
1.ISO21254標準方法:采用1-on-1與S-on-1測試程序確定零概率損傷閾值
2.光熱吸收法:通過泵浦-探測技術測量材料本征吸收系數
3.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對損傷坑進行三維形貌重構與元素成分分析
4.光致發光光譜法:監測缺陷態密度變化與載流子復合過程
5.白光干涉測量:量化表面微結構形變與波紋度參數
6.時間分辨熱成像:利用高速紅外相機捕捉瞬態熱分布特征
7.聲發射監測技術:實時捕獲材料內部微裂紋擴展信號
8.拉曼光譜表征:分析晶格振動模式變化與相變過程
9.飛秒泵浦-探測技術:研究超快時間尺度內的非線性響應特性
10.有限元仿真建模:建立多物理場耦合的損傷預測模型
檢測標準
ISO21254-1:2011激光器及激光系統光學元件損傷閾值測試方法第1部分:定義與通則
GB/T16601-2017激光功率能量測試方法
IEC60825-1:2014激光產品安全第1部分:設備分類和要求
ASTME2520-15(2020)光學元件激光誘導損傷閾值的標準試驗方法
ISO11145:2018光學和光子學-激光器及其相關設備-術語和符號
GB/T31359-2015固體激光器主要參數測試方法
MIL-STD-1751A軍用光學元件激光損傷閾值試驗規程
DINENISO11551:2019光學和光子學-激光器和激光相關設備-光學元件吸收率的試驗方法
ANSIZ136.1-2022激光安全使用標準
GB/T34879-2017精密光學元件表面疵病檢驗方法
檢測儀器
1.OphirVega激光功率計:配備PE50-C高能探頭實現0.5J~500J寬域能量測量
2.SpiriconM-200s光束分析儀:采用12bitCCD實現1064nm波段光斑形態精確解析
3.CoherentBeamView系列波長擴展型光束診斷系統:支持190-1700nm全波段實時監測
4.ThorlabsBP209-IR2紅外光譜儀:覆蓋900-1700nm波段的光譜分辨率達0.05nm
5.KeysightDSOX1204G示波器:20GHz帶寬實現ns級脈沖波形采集
6.JenoptikSpot掃描系統:0.5m步進精度完成樣品表面逐點輻照測試
7.FLIRX8580sc高速紅外熱像儀:12801024分辨率下實現1800Hz全幀頻采集
8.BrukerContourGT-X3白光干涉儀:垂直分辨率達0.01nm的3D表面形貌測量
9.HoribaLabRAMHREvolution顯微拉曼系統:532/633/785nm多波長激發配置
10.ZeissCrossbeam550聚焦離子束電鏡:實現納米級損傷坑的橫截面制備與分析
檢測流程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