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造紙機械部件檢測:鑄鐵光輥與鑄鐵包膠輥
簡介
在造紙機械中,輥類部件是核心功能單元之一,直接影響紙張成型、壓榨脫水、表面整飾等關鍵工藝環節。其中,鑄鐵光輥與鑄鐵包膠輥作為兩類典型輥體,分別承擔不同的功能:
- 鑄鐵光輥:通常用于壓榨部或干燥部,通過高精度表面和剛性結構實現紙張脫水或傳遞動力,需具備優異的耐磨性和尺寸穩定性。
- 鑄鐵包膠輥:在表面包覆橡膠或其他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壓合、傳送或緩沖,兼具金屬芯的強度與膠層的彈性,可減少對紙張的損傷并提升傳動效率。
由于長期承受高溫、高壓及化學腐蝕環境,輥體易出現磨損、變形、膠層老化等問題。因此,定期檢測是保障設備性能、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措施。
檢測適用范圍
- 生產質量控制:新輥出廠前的性能驗證。
- 周期性維護:運行中的輥體狀態評估,預防突發故障。
- 故障診斷:針對異常振動、表面缺陷等問題進行溯源分析。
- 技術改造:膠層材料升級或結構優化后的效果驗證。 適用對象包括文化紙、包裝紙、特種紙等各類造紙生產線中的鑄鐵光輥及包膠輥。
檢測項目及簡介
1. 尺寸與幾何精度檢測
- 檢測目的:確保輥體直徑、圓度、同軸度等參數符合設計要求,避免因尺寸偏差導致紙張厚度不均或傳動失效。
- 核心參數:直徑公差(±0.05 mm)、圓柱度(≤0.03 mm)、徑向跳動(≤0.02 mm)。
2. 表面質量檢測
- 檢測目的:評估光輥表面光潔度或包膠層完整性,防止劃痕、凹坑等缺陷影響紙張質量。
- 關鍵指標:表面粗糙度(Ra≤0.8 μm)、膠層無氣泡、無脫層。
3. 材料性能檢測
- 鑄鐵基體:檢測抗拉強度(≥200 MPa)、硬度(HB180-220)及金相組織(石墨形態、珠光體含量)。
- 包膠層:測試橡膠的拉伸強度(≥15 MPa)、耐磨性(阿克隆磨耗≤0.1 cm³/1.61 km)及耐介質(酸、堿、油)性能。
4. 動平衡檢測
- 檢測目的:消除因質量分布不均引起的振動,保障高速運轉平穩性。
- 允許殘余不平衡量:通常≤5 g·mm/kg。
5. 膠層粘接強度檢測
- 檢測目的:驗證橡膠與鑄鐵芯的結合牢度,避免脫膠風險。
- 測試方法:剝離強度試驗(≥4 kN/m)。
檢測參考標準
- GB/T 9439-2010《灰鑄鐵件》 規范鑄鐵光輥的材質、力學性能及缺陷允許范圍。
- GB/T 11337-2017《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檢測》 指導表面幾何精度與粗糙度的測量方法。
- HG/T 3078-2001《橡膠輥技術條件》 規定包膠輥的膠層物理性能、粘接強度及老化測試要求。
- JB/T 1423-2011《造紙機械輥筒與烘缸》 涵蓋輥體動平衡、尺寸公差及運行穩定性標準。
- ISO 1940-1:2003《機械振動-剛性轉子的平衡品質要求》 國際通用的動平衡檢測準則。
檢測方法及儀器
1. 尺寸與幾何精度檢測
- 方法:采用三坐標測量機(CMM)或激光掃描儀獲取三維數據,對比設計圖紙分析偏差。
- 儀器:蔡司ACCURA三坐標測量機、Keyence激光位移傳感器。
2. 表面質量檢測
- 方法:使用接觸式粗糙度儀(如Mitutoyo SJ-210)測量Ra值;目視檢查結合工業內窺鏡觀察微觀缺陷。
- 儀器:表面粗糙度儀、奧林巴斯IPLEX NX工業內窺鏡。
3. 材料性能檢測
- 鑄鐵基體:通過萬能試驗機(Instron 5967)進行拉伸試驗,金相顯微鏡(ZEISS Axio)分析組織形態。
- 包膠層:阿克隆磨耗試驗機測試耐磨性,拉力試驗機(Shimadzu AG-X)測定剝離強度。
4. 動平衡檢測
- 方法:在動平衡機(SCHENCK H60)上以工作轉速的80%進行測試,通過配重調整不平衡量。
- 儀器:硬支承動平衡機、激光相位傳感器。
5. 膠層厚度與粘接檢測
- 方法:超聲波測厚儀(Panametrics 38DL)測量膠層厚度;剝離試驗機按HG/T 3078標準進行強度測試。
結語
對鑄鐵光輥與包膠輥的系統化檢測,不僅可降低設備故障率、提升紙張品質,還能通過數據積累優化維護周期。隨著智能化檢測技術(如AI缺陷識別、在線監測系統)的推廣,造紙機械的可靠性管理將邁向更高精度與效率。
本文網址:http://www.pacomdata.comhttp://www.pacomdata.com/huazhuangpinjiance/2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