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可寄樣]
投訴建議:
010-82491398
報告問題解答:
010-8646-0567
檢測領域:
成分分析,配方還原,食品檢測,藥品檢測,化妝品檢測,環境檢測,性能檢測,耐熱性檢測,安全性能檢測,水質檢測,氣體檢測,工業問題診斷,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檢測,橡膠檢測,金屬元素檢測,礦石檢測,有毒有害檢測,土壤檢測,msds報告編寫等。
發布時間:2025-07-11
關鍵詞:冠病毒抗菌測試測試儀器,冠病毒抗菌測試項目報價,冠病毒抗菌測試測試機構
瀏覽次數:
來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病毒滅活率測試:評估材料表面冠狀病毒殺滅效果,參數包括接觸時間10s~60min、溫度20~40°C、滅活率范圍99.9%~99.999%
抗菌持效性檢測:測量長效抗菌性能,參數包括重復洗滌次數1~50次、時效穩定性7~365天、活性保持率≥95%
表面病毒殘留定量:分析材料表面病毒載量,參數包括取樣面積10cm2、檢測限0.1TCID??/mL、殘留閾值<10PFU/cm2
接觸傳染模擬測試:模擬人體接觸病毒傳播,參數包括壓力0.5~5kPa、摩擦次數100~1000次、轉移率≤0.1%
防護屏障滲透性評估:檢測病毒穿透防護層能力,參數包括氣溶膠粒徑0.1~5μm、流速1~10L/min、滲透率<0.01%
抗菌材料有效性驗證:驗證涂層或添加劑效力,參數包括最小抑菌濃度0.01~100μg/mL、作用時間5~30min、有效率≥99.9%
病毒吸附率測定:量化病毒附著材料表面量,參數包括吸附效率50%~99%、解吸附力0.1~1N、吸附密度103~10?病毒粒子/cm2
微生物負載檢測:評估材料清潔度,參數包括細菌總數≤100CFU/cm2、真菌孢子計數值0~50/mL、生物負載合格標準
殺菌劑殘留分析:檢測化學殘留物安全性,參數包括殘留量≤0.1ppm、毒性閾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10μg/m3
環境穩定性測試:考察溫濕度影響,參數包括溫度-20~60°C、濕度30%~90%RH、穩定性偏差<5%
氣溶膠病毒滅活率:評估空氣傳播病毒抑制,參數包括氣流量0.5~5m3/h、粒子濃度103~10?個/m3、滅活率≥99%
UV輻射抗性測試:測量紫外線照射下病毒存活,參數包括UV強度1~100mW/cm2、曝光時間1~60min、存活率≤1%
醫用口罩:評估過濾層病毒阻隔性能及表面抗菌處理效果
防護服材料:檢測紡織涂層長效抗病毒能力及接縫滲透風險
消毒濕巾基底:驗證液體載體病毒滅活效率和材料兼容性
塑料包裝表面:分析食品或醫藥包裝抗病毒涂層持久性
抗菌紡織品:包括床單、窗簾等家用織物病毒抑制效能
金屬器械涂層:如手術工具表面抗菌處理抗腐蝕和病毒殺滅
空氣凈化濾芯:評估HEPA濾網病毒捕獲率及再生性能
洗手液容器:檢測瓶身表面病毒殘留及化學穩定性
電子觸摸屏:分析屏幕保護膜抗病毒性能及耐磨測試
食品接觸材料:如餐具涂層病毒安全性和遷移量控制
公共交通內飾:包括座椅面料抗病毒處理環境適應性
兒童玩具表面:評估塑料或橡膠材料病毒滅活安全性
ISO18184:2019紡織品抗病毒活性定量測試方法
ASTME1053-20評估化學消毒劑病毒滅活標準流程
ISO21702:2019塑料及其他非多孔表面抗病毒測試
GB/T21510-2008無機抗菌材料性能評價通則
ISO18593:2018表面微生物取樣和檢測技術規范
GB15979-2002一次性衛生用品衛生標準病毒檢測部分
ASTME2197-17定量載體病毒滅活測試標準
GB/T31402-2015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試驗方法
ISO22196:2011塑料制品抗菌活性測量基準
GB/T38015-2019紡織品抗病毒性能評價
ASTMF1671/F1671M-13血源性病原體防護材料測試
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用于病毒RNA殘留定量分析,檢測限達0.1拷貝/μL,支持高通量樣本處理
病毒培養生物安全柜:提供三級防護環境,功能包括細胞感染實驗和病毒擴增,確保操作安全
表面病毒取樣器:采集材料表面病毒樣本,參數包括采樣壓力50kPa、面積精度±1mm2,適配多樣本類型
氣溶膠發生與檢測系統:模擬病毒空氣傳播,功能包括粒徑分布控制0.1-10μm、流量調節0.5-10L/min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殺菌劑殘留濃度,波長范圍190-900nm,分辨率0.1nm,支持動力學分析
環境模擬試驗箱:調控溫濕度穩定性,溫度范圍-40~150°C、濕度控制精度±2%RH,用于加速老化測試
摩擦磨損測試機:評估材料耐磨抗病毒性能,轉速0-2000rpm、負載0.1-50N,模擬日常使用場景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