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表面張力檢測在洗滌劑性能評估中的應用——基于圓環拉起液膜法的分析
簡介
表面張力是衡量液體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重要參數,直接影響洗滌劑的潤濕、滲透、乳化和去污能力。對于洗滌劑而言,較低的表面張力能夠增強其與污漬的接觸效果,從而提高清潔效率。圓環拉起液膜法(又稱Du Noüy環法)作為一種經典的表界面張力測量技術,因其操作簡便、數據重復性好,被廣泛應用于洗滌劑研發與質量控制領域。該方法通過測量將鉑銥合金環從液體表面拉脫所需的力,精確計算液體的表面張力值,為評估洗滌劑性能提供關鍵數據支持。
適用范圍
圓環拉起液膜法主要適用于以下場景:
- 洗滌劑類型:包括液體洗滌劑、粉狀洗滌劑、濃縮型洗滌劑及功能性清潔劑(如酶制劑、消毒劑等)。
- 行業應用:涵蓋家用清潔產品(如洗衣液、洗潔精)、工業清洗劑(如金屬脫脂劑)、個人護理產品(如洗發水、沐浴露)的配方優化與質量控制。
- 研究領域:用于探究表面活性劑濃度、溫度、添加劑等因素對洗滌劑性能的影響規律。 該方法在pH 3-11、溫度5-80℃范圍內具有較高的適用性,但對高粘度或含固體顆粒的樣品需進行預處理以避免干擾。
檢測項目及簡介
- 表面張力值 直接反映洗滌劑降低液體表面張力的能力,數值越低,潤濕和滲透性能越強。通常要求家用洗滌劑在25℃時的表面張力≤35 mN/m。
- 臨界膠束濃度(CMC) 通過表面張力-濃度曲線確定CMC值,表征表面活性劑形成膠束的最低濃度。CMC越低,表明活性成分利用率越高,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
- 溫度依賴性 檢測不同溫度下的表面張力變化,評估洗滌劑在高溫(如洗碗機應用)或低溫環境中的穩定性。
- 溶液穩定性 長期儲存后復測表面張力,判斷配方是否出現分層、沉淀或活性成分降解。
檢測參考標準
- ISO 304:1985 Surface active agents —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by drawing up liquid films 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經典方法,規定了儀器校準、環境控制和數據處理的通用要求。
- GB/T 11278-2022 表面活性劑 表面張力的測定 中國國家標準,細化了樣品制備、恒溫條件及異常數據處理的實施細則,適用于國內產品質量認證。
- ASTM D1331-20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Surface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of Solutions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包含圓環法和威廉米平板法的對比驗證流程。
檢測方法及儀器
實驗流程
- 樣品制備:將洗滌劑按使用濃度稀釋,超聲脫氣15分鐘以消除氣泡干擾。
- 儀器校準:使用超純水(已知表面張力72.8 mN/m,25℃)校準張力儀,誤差需≤0.5%。
- 環境控制:在恒溫實驗室(±0.5℃)中,將樣品置于石英比色皿,靜置至溫度平衡。
- 測量操作:
- 緩慢提升鉑金環至液面接觸,軟件自動記錄環脫離液膜時的最大拉力(F)。
- 表面張力(γ)按公式計算:γ = F / (4πR),其中R為環半徑,需引入Harkins-Jordan校正因子修正流體力學效應。
- 數據記錄:每個樣品平行測定3次,取平均值,偏差超過1%需重新測試。
核心儀器設備
- 全自動表面張力儀(如KRÜSS K100或SITA t100) 集成高精度力傳感器(分辨率0.01 mN/m)、溫控模塊和數據分析軟件,支持CMC自動擬合與動態接觸角測量。
- 恒溫水浴循環系統 維持樣品溫度波動≤±0.1℃,確保數據可比性。
- 真空脫氣裝置 消除溶解氣體對表面張力的影響,尤其對含電解質的配方至關重要。
- 精密電子天平(精度0.0001 g) 用于準確配制不同濃度的洗滌劑溶液。
總結
圓環拉起液膜法憑借其高精度與操作便捷性,已成為洗滌劑行業表界面特性分析的核心手段。通過標準化檢測流程,企業可快速篩選高效表面活性劑組合、優化配方成本,并監控生產批次的一致性。隨著智能傳感技術的發展,未來該方法的自動化程度與數據可靠性將進一步提升,為綠色洗滌劑開發及可持續清潔解決方案提供更強支撐。
復制
導出
重新生成
本文網址:http://www.pacomdata.comhttp://www.pacomdata.com/huazhuangpinjiance/2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