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可寄樣]
投訴建議:
010-82491398
報告問題解答:
010-8646-0567
檢測領域:
成分分析,配方還原,食品檢測,藥品檢測,化妝品檢測,環境檢測,性能檢測,耐熱性檢測,安全性能檢測,水質檢測,氣體檢測,工業問題診斷,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檢測,橡膠檢測,金屬元素檢測,礦石檢測,有毒有害檢測,土壤檢測,msds報告編寫等。
發布時間:2025-04-10
關鍵詞:聲傳播演示器檢測
瀏覽次數:
來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聲傳播演示器作為聲學教學與工程檢測的重要工具,通過可視化手段直觀展現聲波傳播特性,廣泛應用于建筑聲學、環境噪聲控制、工業設備檢測等領域。該檢測系統通常由聲源發生器、傳感器陣列、數據采集模塊和可視化處理單元構成,能夠精確測量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衰減規律及衍射特性。隨著聲學材料研發和噪聲治理需求的增長,規范化的檢測流程與標準化評估體系已成為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本檢測體系適用于三類應用場景:在建筑聲學領域,用于評估隔音材料性能、檢測房間混響時間;在環境監測中,可進行噪聲源定位與傳播路徑分析;工業領域則用于旋轉機械異響檢測、管道泄漏定位等。特別適用于聲學實驗室、建筑質量檢測站、環境監測中心等機構的日常檢測工作,檢測對象涵蓋固體、液體、氣體三種介質中的聲傳播現象。
1. 聲速測量系統 采用脈沖回波法測定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配置0.1μs級時間測量單元,可檢測金屬、混凝土等材料的彈性模量。標準試塊測量誤差控制在±0.5%以內,滿足GB/T 19889.3-2005對建筑材料聲學參數的檢測要求。
2. 聲衰減分析模塊 通過對比發射端與接收端聲壓級差值,計算材料吸聲系數。配備1/3倍頻程濾波器組,頻率范圍覆蓋100Hz-10kHz,符合ISO 354:2003標準對吸聲性能的測試規范。實驗室環境下可檢測厚度10mm-500mm的各類吸聲材料。
3. 頻率響應檢測 采用掃頻信號源(20Hz-20kHz)配合FFT分析儀,繪制被測對象的頻率響應曲線。系統動態范圍達到80dB,特別適用于揚聲器系統、聲學共振腔的頻響特性檢測,檢測精度滿足IEC 60268-5對電聲器件的測試要求。
4. 聲場分布測繪 基于16通道麥克風陣列,通過空間掃描技術生成三維聲場分布圖。最小分辨率達到10cm×10cm網格精度,可直觀顯示建筑空間內的聲場均勻度,為劇院、錄音棚等正規聲學場所提供量化評估數據。
5. 噪聲源定位系統 應用波束形成算法處理48通道陣列信號,實現0.5°方位角分辨率。在30m×30m檢測范圍內,可精確定位工業設備的異常振動源,定位誤差不超過檢測距離的0.5%,符合GB/T 3767-2016對機器噪聲源的檢測規范。
現行標準包括:
基礎檢測采用脈沖發射法:由Tektronix AFG31000系列信號發生器產生標準脈沖信號,經功率放大器驅動聲源換能器。接收端使用Brüel & Kjær 2270型聲級計采集信號,數據通過NI PXIe-4499采集卡輸入PC端處理。進階檢測配置LMS SCADAS Mobile 24通道移動式數采系統,配合Camera SC720熱像儀進行聲振耦合分析。
檢測流程包含五個關鍵環節:
系統維護方面,要求每季度進行傳感器靈敏度校準,每年實施全系統計量檢定。現場檢測時需注意環境溫濕度控制(23±5℃,RH<75%),避免強電磁場干擾,確保測量結果的重復性與可比性。
通過標準化檢測體系的建立,聲傳播演示器的測量不確定度可控制在3%以內,顯著提升聲學材料研發效率和工程質量管控水平。隨著5G通信技術與AI算法的融合應用,新一代智能檢測系統正朝著自動化檢測、實時三維成像的方向持續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