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yè)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檢測項目
氣孔缺陷、縮孔缺陷、裂紋缺陷(熱裂/冷裂)、夾渣缺陷、冷隔缺陷、砂眼缺陷、偏析缺陷(宏觀/微觀)、白口化缺陷(滲碳體超標)、球化不良(球墨圓整度不足)、石墨漂浮(密度分層)、縮松缺陷(宏觀/微觀)、針孔群缺陷(皮下氣孔)、氧化夾雜物超標(SiO?/MgO)、氣縮復合型缺陷(雙重成因)、滲漏性缺陷(致密性不足)、熱撕裂紋(凝固收縮應力)、冷作裂紋(機械應力)、幾何變形超標(尺寸公差超限)、表面粗糙度異常(Ra值超標)、顯微縮松(金相判定)、石墨形態(tài)異常(蠕墨/片墨混入)、基體組織異常(珠光體/鐵素體比例失調)、硬度分布不均(HBW波動>15%)、殘余應力集中區(qū)域(≥200MPa)、碳當量偏差(CE值0.15%超標)、硅碳比失衡(影響石墨化程度)、硫磷含量超標(S>0.12%、P>0.06%)、抗拉強度不足(<150MPa屈服強度)、延伸率不達標(δ<2%)、沖擊韌性過低(<12J/cm)
檢測范圍
發(fā)動機缸體鑄件(灰鑄鐵HT250)、變速箱殼體鑄件(球墨鑄鐵QT450-10)、制動盤鑄件(蠕墨鑄鐵RuT300)、液壓閥體鑄件(合金鑄鐵CrMo系)、泵體組件鑄件(耐蝕鑄鐵Ni-Resist)、齒輪箱蓋鑄件(高強度鑄鐵HT300)、曲軸箱鑄件(高碳當量CE4.5%鑄鐵)、軸承座鑄件(低合金鑄鐵CuCr系)、機床床身鑄件(高剛性鑄鐵HT350)、導軌滑塊鑄件(耐磨鑄鐵KmTBCr26)、法蘭盤接頭鑄件(低溫鑄鐵-60℃級)、管式連接器鑄件(高硅鉬耐熱鑄鐵SiMo4.5/1.0)、渦輪殼體鑄件(奧氏體球鐵D5S/Ni-ResistD5S)、壓縮機殼體鑄件(珠光體球鐵QT600-3)、電機端蓋鑄件(灰鐵HT200級通用型)、減速器箱體鑄件(QT500-7中強度球鐵)、軋輥外層鑄件(無限冷硬鑄鐵ICDP65-45-12)、模具基座鑄件(高鉻鑄鐵Cr26Mo1抗磨型)、冶金高爐冷卻壁鑄件(含釩鈦合金鑄鐵V-Ti系抗熱震型)、工程機械配重塊鑄件(普通灰鐵HT150經濟型)
檢測方法
目視檢測法(VT):通過10倍放大鏡觀察表面裂紋/砂眼/冷隔等宏觀缺陷
滲透探傷法(PT):采用熒光/著色滲透劑識別開口于表面的微米級裂紋
磁粉探傷法(MT):利用磁場吸附磁粉顯示鐵磁性材料近表面線性缺陷
渦流探傷法(ET):通過電磁感應原理探測導電材料表層0.5mm內缺陷
X射線探傷法(RT):采用160-320kVX射線機透視記錄內部氣孔/縮孔分布
γ射線探傷法:使用Ir192/Co60放射源實現厚壁鑄件的穿透式成像
超聲波探傷法(UT):運用2-5MHz探頭測量裂紋深度及內部疏松區(qū)域
聲發(fā)射監(jiān)測法(AE):捕捉鑄造過程凝固收縮產生的彈性波信號定位裂紋源
三維工業(yè)CT掃描:通過微焦點X射線實現μm級分辨率的三維缺陷重構
金相分析法:按GB/T13298制備試樣觀察石墨形態(tài)/基體組織/夾雜物分布
掃描電鏡(SEM)分析:采用20kV加速電壓進行斷口形貌及元素面掃描分析
能譜分析(EDS):配合SEM測定夾雜物化學成分及元素偏析情況
檢測標準
GB/T9439-2010《灰鑄鐵件》
GB/T1348-2019《球墨鑄鐵件》
GB/T26656-2022《蠕墨鑄鐵金相檢驗》
ISO945-1:2019《鑄鐵顯微組織分類第1部分:石墨形態(tài)》
ASTMA247-19《球墨鑄鐵金相評估標準》
ASTME125-63(2021)《鑄造黑色金屬參考圖譜》
EN1561:2011《鑄造—灰鑄鐵》
JISG5502:2020《球墨鑄鐵件》
ASMESA-278:2021《壓力容器用灰鐵鑄件規(guī)范》
DINEN1563:2018《鑄造—球墨鑄鐵》
檢測儀器
數字式超聲波探傷儀(USMGo+):配備DAC曲線功能實現定量化裂紋深度測量
工業(yè)X射線實時成像系統(tǒng)(YXLONFF20CT):具備450kV微焦點射線源及平板探測器
全自動金相顯微鏡(ZeissAxioImagerM2m):配置50-1000倍物鏡及圖像分析軟件
直讀光譜儀(ARL3460):可同時測定C/Si/Mn/P/S/Cr/Mo等15種元素含量
>微機控制萬能試驗機(Instron5985):滿足ASTME8標準的拉伸/彎曲性能測試
>布洛維硬度計(WilsonVH3300):實現HBW/HRC/HV多標尺自動切換測量
>三維激光掃描儀(GOMATOSQ):獲取復雜曲面鑄件的三維尺寸偏差數據
>殘余應力分析儀(Xstress3000G3):采用X射線衍射法測定表面應力分布
>紅外熱像儀(FLIRT865):通過溫度場分析識別鑄造冷卻過程中的熱裂傾向區(qū)域
>掃描電子顯微鏡(TESCANMIRA4):配備EDS探測器進行微區(qū)成分定量分析
檢測流程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guī)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