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可寄樣]
投訴建議:
010-82491398
報告問題解答:
010-8646-0567
檢測領域:
成分分析,配方還原,食品檢測,藥品檢測,化妝品檢測,環境檢測,性能檢測,耐熱性檢測,安全性能檢測,水質檢測,氣體檢測,工業問題診斷,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檢測,橡膠檢測,金屬元素檢測,礦石檢測,有毒有害檢測,土壤檢測,msds報告編寫等。
發布時間:2025-05-06
關鍵詞:表面光澤測量檢測范圍,表面光澤測量檢測機構,表面光澤測量檢測標準
瀏覽次數:
來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
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表面光澤測量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檢測項目:鏡面光澤度(Specular Gloss)、漫反射光澤度(Diffuse Gloss)、對比光澤度(Contrast Gloss)及霧影值(Haze Value)。其中鏡面光澤度依據ISO 2813標準分為20°、60°和85°三種測量模式;漫反射光澤度適用于啞光表面評價;對比光澤度用于表征高光與啞光區域差異;霧影值則反映透明涂層的光散射特性。
本檢測技術適用于以下四類材料體系:
1. 金屬材料:包括陽極氧化鋁板、不銹鋼拋光件、電鍍鋅層等
2. 非金屬材料:涵蓋陶瓷釉面、玻璃制品、石材拋光面等
3. 涂層與鍍層:涉及汽車清漆、木器涂料、粉末涂層等
4. 塑料與橡膠:包含注塑件表面、薄膜材料、橡膠密封件等
特殊應用場景延伸至3D打印件表面光潔度評估及文物保護領域古器物包漿分析。
標準化測量流程包含以下關鍵步驟:
1. 60°通用法:依據ASTM D523標準,適用于大多數常規材料的光澤測量
2. 20°高光法:按ISO 7668規范實施,專用于高反射表面(鏡面反射率>70GU)
3. 85°低光法:遵循DIN 67530標準,針對啞光表面(鏡面反射率<10GU)
4. 多角度聯測法:采用ASTM E430規定的20°/60°/85°組合測量模式
所有測量需在溫度23±2℃、濕度50±5%RH的恒溫恒濕環境中進行,測量前需使用標準校準板進行儀器零點校正。
主流檢測設備分為三類技術體系:
1. 便攜式光澤度計:采用微型光電傳感器結構,符合JJG 696計量規程要求
2. 臺式分光測色儀:集成光澤測量模塊(如X-Rite MA-5系列)
3. 多角度分析系統:配置可調入射角機構(如BYK-Gardner micro-TRI-gloss)
關鍵性能參數包括測量重復性(≤0.5GU)、量程范圍(0-2000GU)及幾何精度(入射角偏差≤0.1°)。校準裝置須配備NIST溯源的標準板組(高/中/低三檔基準值)。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