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檢測項目
方向性、插入損耗均勻性、偏振相關損耗、波長相關損耗、溫度相關損耗、回波損耗、附加損耗、隔離度、方向性溫度穩定性、方向性波長依賴性、偏振模色散、群時延、帶寬、非線性效應閾值、功率處理能力、端面幾何參數(曲率半徑、頂點偏移)、纖芯對準誤差、插拔耐久性、高低溫循環特性、濕熱穩定性、振動試驗特性、沖擊試驗特性、跌落試驗特性、鹽霧腐蝕試驗、光纖抗拉強度、涂層完整性檢查、封裝氣密性測試、材料阻燃等級驗證、外觀缺陷檢查(劃痕、氣泡)、標記耐久性測試
檢測范圍
PLC平面波導型12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14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18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116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132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164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24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28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216分路器、PLC平面波導型232分路器、熔融拉錐型(FBT)12分路器、熔融拉錐型(FBT)14分路器(級聯式)、熔融拉錐型(FBT)18分路器(級聯式)、微型封裝(ABS盒式)分路器、托盤式封裝分路器、機架式封裝分路器、插片式封裝分路器、裸纖式分路器模塊、帶連接器(LC/SC/FC/ST)端口分路器模塊、不銹鋼管式封裝分路器、陶瓷基板封裝分路器、石英基板封裝分路器單模1310nm窗口分路器單模1490nm窗口分路器單模1550nm窗口分路器單模雙窗口(1310/1550nm)分路器單模三窗口(1310/1490/1550nm)分路器多模850nm窗口分路器多模1300nm窗口分路器保偏光纖(PM)分路器抗輻射加固型特殊環境用分路器
檢測方法
***方向性(Directivity):**采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與高靈敏度光功率計組合法。在指定輸入端口注入測試光信號,同時在所有輸出端口連接功率計測量正向輸出功率P_out。隨后在某一輸出端口注入相同波長和功率的測試光信號,在輸入端口使用功率計精確測量泄漏到輸入端口的反向光功率P_in。方向性值D=-10*log10(P_in/P_out),單位dB。此方法要求光源高度穩定且功率計具備極低噪聲和高動態范圍。***插入損耗(InsertionLoss,IL):**使用可調諧激光光源(TLS)和高精度光功率計系統。在特定波長點(如1310nm,1490nm,1550nm),將光源連接至輸入端口,依次在每一個輸出端口連接功率計記錄輸出光功率P_out_i。同時在光源輸出端直接連接功率計記錄輸入參考光功率P_in_ref。插入損耗IL_i=-10*log10(P_out_i/P_in_ref)。需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以減小隨機誤差。***插入損耗均勻性(Uniformity):**基于插入損耗測量結果計算得出。對于具有N個輸出端口的分支,找出所有輸出端口中最大插入損耗值IL_max和最小插入損耗值IL_min,均勻性ΔIL=IL_max-IL_min。***偏振相關損耗(PolarizationDependentLoss,PDL):**采用偏振控制器(PC)、可調諧激光光源和高精度偏振分析儀或帶偏振掃描功能的PDL測試系統。固定波長下,通過偏振控制器連續改變輸入光的偏振態(SOP),使用功率計或PDL分析模塊記錄對應每個SOP的輸出光功率變化范圍。PDL定義為最大輸出功率P_max與最小輸出功率P_min的比值取對數:PDL=-10*log10(P_min/P_max)。需在全斯托克斯空間進行充分掃描。***波長相關損耗(WavelengthDependentLoss,WDL):**使用可調諧激光光源和高精度光功率計組成的波長掃描系統。在器件標稱工作波長范圍內(如1260nm至1620nm),以較小步長(如1nm或更小)掃描波長,在每個波長點測量并記錄選定通道的插入損耗值。WDL定義為在指定波長范圍內測得的最大插入損耗與最小插入損耗之差。***回波損耗(ReturnLoss,RL)/反射:**主要采用光連續波反射法(OCWR)或帶反射測試功能的OTDR法。**OCWR法:*使用帶內置定向耦合器的光源模塊和高靈敏度光功率計或專用回損測試儀。將測試端口通過精密適配器直接連接到待測端口(輸入或輸出),光源發出的光經耦合器的直通臂入射到待測端口,其反射光經耦合器的耦合臂被功率計探測。RL=-10*log10(P_reflected/P_incident),其中P_incident為入射參考功率。**OTDR法:*利用OTDR的反射事件分析功能測量輸入端或輸出端連接點處的菲涅爾反射峰值高度來計算回損。***附加損耗(ExcessLoss):**在完成所有輸出端口插入損耗測量后計算得出。附加損耗EL=-10*log10(Σ(P_out_i)/P_in_ref),其中Σ(P_out_i)是所有輸出端口輸出光功率之和。***環境可靠性測試中的方向性變化:****高低溫循環:*將樣品置于溫控箱內,按照標準規定的溫度范圍(如-40C至+85C)、升降速率和循環次數進行溫度循環試驗。在每個溫度極端點保溫穩定后或在室溫恢復后,立即進行方向性及其他關鍵參數的測量。**濕熱試驗:*將樣品置于恒溫恒濕箱中(如溫度85C,相對濕度85%),持續規定時間(如500小時或1000小時)。試驗結束后取出并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恢復規定時間后測量方向性等參數。
檢測標準
IEC61300-3-4:2012《光纖互連器件和無源元件-基本試驗和測量程序-第3-4部分:檢查和測量-衰減》
IEC61300-3-6:2008《光纖互連器件和無源元件-基本試驗和測量程序-第3-6部分:檢查和測量-回波損耗》
IEC61300-3-29:2014《光纖互連器件和無源元件-基本試驗和測量程序-第3-29部分:檢查和測量-光譜傳遞特性》
IEC61300-3-50:2013《光纖互連器件和無源元件-基本試驗和測量程序-第3-50部分:檢查和測量-帶尾纖連接器的隨機配接衰減和回波損耗》
IEC61753-021-2:2017《光纖互連器件和無源元件性能標準-第021-2部分:C類非受控環境用單模纖維光學無源分支器件》
GB/T9771.3-2020《通信用單模光纖系列第3部分:波長段擴展的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特性》
GB/T18311.4-2017《纖維光學互連器件和無源元件基本試驗和測量程序第4部分:衰減》
GB/T18311.20-2007《纖維光學互連器件和無源元件基本試驗和測量程序第20部分:耐候性試驗序列濕熱(穩態)》
TelcordiaGR-1209-COREIssue5:2016《無源光學元件通用要求》
TelcordiaGR-1221-COREIssue3:2016《無源光學元件可靠性保證的通用要求》
YD/T1117-2021《光纖放大器技術條件》
YD/T2000.1-2014《平面光波導集成光學器件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導(PLC)的光功率分配器》
檢測儀器
***高精度可調諧激光光源(TunableLaserSource,TLS):**提供波長范圍覆蓋被測器件工作波段(如1260~1650nm)、線寬窄且輸出功率高度穩定的單模激光信號源,是進行精確IL,WDL,PDL測量的基礎設備。***高靈敏度光功率計(OpticalPowerMeter):**具備極寬動態范圍(通常需優于90dB)、低噪聲基底(可達-90dBm以下)、高線性度和校準精度的探測器單元,用于精確測量微弱的光信號強度及變化量。***偏振控制器(PolarizationController)&偏振分析儀/PDL測試儀:**PC用于在PDL測試中連續改變輸入光的偏振態;專用PDL測試儀或集成PDL分析模塊的光譜分析儀/功率計系統能自動掃描SOP并計算PDL值。***光時域反射儀(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er,OTDR):**用于方向性和回損測量的核心設備之一。需具備高動態范圍(>40dB)、短事件盲區(<1m)、高空間分辨率(<0.5m)以及精確的反射事件分析能力。脈沖寬度和平均次數需根據被測鏈路長度和精度要求優化設置。***光學連續波反射儀(OpticalContinuousWaveReflectometer,OCWR)/專用回損測試儀:**專門設計用于高精度回損測量的儀器,內置精密定向耦合器和參考通道校準功能,動態范圍通常超過60dB。***光譜分析儀(OpticalSpectrumAnalyzer,OSA):**用于寬帶光源下的光譜響應分析及特定波長點的精細WDL測量。***多通道光開關系統(OpticalSwitchMatrix):**配合TLS和功率計實現多端口器件的高效自動化測試,顯著提升測試效率和數據一致性。***環境試驗箱(EnvironmentalChamber):**提供精確可控的溫度循環(-70C至+180C范圍常見)和恒定濕熱條件(溫控精度0.5C,濕控精度2%RH),用于可靠性測試中模擬嚴苛環境應力。***振動試驗臺&沖擊試驗臺:**模擬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的機械振動(正弦掃頻/隨機振動)與沖擊環境條件。***端面干涉儀/光纖端面檢查儀:**用于檢查連接器和適配器的端面幾何參數(曲率半徑RC,頂點偏移APC角度,光纖高度)及表面缺陷(劃痕,凹坑,污漬)。***氣密性檢漏儀(氦質譜檢漏儀):**用于驗證密封封裝型光纖分路器的氣密性能是否滿足IP等級或軍用標準要求。***材料阻燃等級測試裝置(如灼熱絲試驗儀,針焰試驗儀):**依據相關標準對殼體材料進行阻燃性能驗證。
檢測流程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