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務調整,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望見諒。
檢測項目
縫紉線質量評價體系包含12項核心指標:1. 線密度偏差率:衡量單位長度質量與標稱值的偏離程度;2. 斷裂強力及伸長率:評估抗拉伸性能的關鍵參數;3. 捻度均勻性:影響縫紉平整度的結構指標;4. 耐磨次數:模擬實際使用磨損的耐久性測試;5. 色牢度等級:涵蓋干/濕摩擦牢度、光照牢度及汗漬牢度;6. 熱收縮率:反映高溫環境下的尺寸穩定性;7. 含油率:控制潤滑劑含量的重要工藝參數;8. 回潮率:表征材料吸濕特性的物理指標;9. 耐酸堿性能:針對特殊用途的化學穩定性測試;10. 縫跡滑移阻力:評估車縫過程中線跡穩定性的動態指標;11. 抗菌性能:醫療用線的強制檢測項目;12. 環保指標:包括甲醛含量、偶氮染料等化學物質檢測。
檢測范圍
正規檢測覆蓋6大類縫紉線產品:1. 按材質分類:滌綸線(長絲/短纖)、尼龍線(錦綸6/66)、棉線(精梳/普梳)、混紡線(滌棉/滌粘)、特種線(芳綸/碳纖維);2. 按用途分類:服裝用線(平縫/鎖邊)、家紡用線(被套/窗簾)、工業用線(皮革/帆布)、醫療用線(可吸收縫合線)、裝飾用線(刺繡/珠光);3. 按加工工藝分類:絲光線(棉質拋光處理)、蠟光線(表面涂層處理)、彈力線(氨綸包芯);4. 按規格分類:20S-120S常規支數范圍及特殊定制規格;5. 按染色方式分類:原液著色線、后染線(活性/分散染料);6. 按包裝形式分類:塔線、寶塔線、紙芯線及工業大卷裝。
檢測方法
依據現行國家標準與行業規范實施系統化檢測:
1. GB/T 6836-2018《縫紉線試驗方法》規定基礎物理性能測試流程
2. ISO 2062:2009《紡織品 卷裝紗 單根紗線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規范拉伸試驗
3. AATCC 8-2016《紡織品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規定摩擦脫色評估方法
4. ASTM D204-2002《縫紉線規格標準》確立尺寸參數測量體系
5. GB/T 3920-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人造光色牢度》控制光照褪色風險
6. FZ/T 60037-2013《縫紉線可縫性測定方法》模擬實際車縫工況
7. ISO 17202:2015《紡織品 縫紉線尺寸參數的測定》規范直徑測量程序
8. GB/T 2910.11-2009《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實現混紡比精確測定
9. JIS L1085:2015《縫紉線試驗方法》補充特殊環境適應性測試
10. ISO 20743:2021《抗菌整理紡織品的抗菌性測定》規范醫療級產品檢測
檢測儀器
檢測流程
1、咨詢:提品資料(說明書、規格書等)
2、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
3、填寫檢測申請表(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樣品(部分可上門取樣/檢測)
5、收到樣品,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
6、檢測出相關數據,編寫報告草件,確認信息是否無誤
7、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
8、寄送報告原件